在雪隆地区,天然气使用非常普遍,在一些地区管线直通住家厨房,便宜方便,没有人会想到,埋在地底的天然气输送管线突然发生爆炸,这是事故不仅让人担忧,直达家里的天然气管是否安全?
据了解,布特拉高原发生天然气输送管起火事故,已经是我国今年发生的第3宗天然气输送管爆炸事件,也是至今为止最为严重的事故。这起爆炸事故导致附近地区起火,多间房屋受波及,数百名居民被急疏散,也有居民因受伤被送院治疗。
虽然这起骇人事故只是一个个案,或许是一场意外,然而这个案件的发生始终免不了让人感到不安。如何让居民住得更舒心、安心,这是当下需要关注的课题,政府必须毫不隐瞒的查明真相,使城市运行更安全、更有序、更高效。
如何让城市更安全、更昌明,需要从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著手。时代和科技的进步,国家和城市发展也需要持续提升设施韧性。不只是企业和政府行政要朝向数码化,城市基础设施更需要有系统的数码化改造,才能构建高智能的新型城市。
所谓韧性城市,指的是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,减轻灾害损失,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。政府有必要审视目前所采用的制度,政府极力推动数码化科技,更不可忽略发展智慧住区、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。
我个人认为,这个事故固然对地方上造成无可磨灭的破坏和伤害,政府更需要从中吸取教训,尤其今后在推动城市改造发展上,更要关注提高智慧化安全防范、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,满足居民用电用火用气用水安全。
政府在策划新兴住宅区发展上,必须关注相关地区的质量。在考量一个住宅区应该有和没有的设施同时,更应该注重发展的内涵是好还是不好、安全或危险,尤其是涉及高风险的天然气管,一次是意外,若接二连三的发生,那规划和管控出现问题。
城市韧性
我由衷的希望政府在推动发展计划时,要注重的不只是看得见的“面子”建设,也要注重不易被看见的“里子”(安全)建设。要因地制宜对城镇供水、排水、供电、燃气、热力、消火栓,改造升级和智能化管理。
要让城市和周遭发展变得更昌明、更聪明,发展商的建筑技术需要提升,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。完善利用地上地下空间,合理规划避免灾难空间,这才能避免居民受无妄之灾,达到城市韧性。
城市规模和发展一直都在往外围扩大,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各类安全风险,全面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。未来,天然气管直通家里是发展趋势,那就需要规范性的策划,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的城市生活环境。
如媒体的报道,布特拉高原发生天然气输送管起火事故,显示当天然气或其他可燃气体管线与人口密集区交错时,存在极大的潜在威胁和危险,若在遇上管理不善就会带来严重后果。
所以,这个事故给政府提供重要警示,政府和企业必须积极改善现有的监管机制,防止类似事故一再发生。目前许多城市天然气管线分布广泛,建设品质如何?监管能力和执法是否有到位?试想,如这些设施维护不足,极有可能上演类似悲剧。
而民政党将为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泄漏起火事件中,受灾居民提供法律援助,帮助他们争取合理的赔偿,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。对于这起悲剧事件,民政党深感遗憾,并愿意全力协助受灾户。有意寻求法律援助的受灾居民,可亲临民政党总部,或致电寻求法律援助。民政党将继续关注此事件的进展,并全力支持受灾居民的复原工作和权益保障。